預算會計和財務會計的區別有哪些?
一、預算會計和財務會計的核算基礎差別
(一)核算的范圍不同
《關于進一步做好政府會計準則制度新舊銜接和加強行政事業單位資產核算的通知》(財會〔2018〕34號文,以下簡稱34號文)規定“單位應當按照部門綜合預算管理的要求,對納入部門預算管理的全部現金收支業務進行預算會計核算。未納入年初批復的預算但納入決算報表編制范圍的非財政撥款收支,應當進行預算會計核算。”
從34號文可以看出預算會計的核算范圍為納入部門預算管理和決算報表編制范圍的現金收支,而財務會計核算的范圍為所有的資金收支或者經濟事項。財務會計和預算會計之間因核算范圍的不同而產生的差異是永久性差異。
(二)核算的時點不同
《政府會計準則——基本準則》規定預算會計實行收付實現制,而財務會計實行權責發生制,因此預算會計僅在發生實際資金收支時進行核算,而財務會計是以實際發生的交易或者事項為依據進行核算,不論其是否收支。財務會計與預算會計因核算時間的不同而產生的差異為時間性差異。
二、預算會計和財務會計差異的具體表現
A單位為負有實際經營的事業單位,不僅有上級財政部門下撥的預算資金,還有實際對外經營收入,下面結合財務會計和預算會計相關賬務處理,分析A單位2021年財務會計和預算會計產生的具體差異。
1.部分財務會計的應收應付科目的款項,財務會計入賬時,預算會計未入賬。
(1)財務會計按權責發生制確認收入時,計提“應收賬款”,由于款項尚未支付,預算會計未進行賬務處理,財務會計記賬憑證如下:
借:應收賬款
貸:事業收入
貸:應交增值稅-應交稅金(銷項稅額)
(2)財務會計按權責發生制確認應支付的服務款,確認業務活動費用,計提“應付賬款”,由于款項尚未支付,預算會計未進行賬務處理,財務會計記賬憑證如下:
借:業務活動費用
借:應交增值稅-應交稅金(進項稅額)
貸:應付賬款
(3)財務會計按權責發生制確認應由當期負擔的職工工資、福利、社保等款,確認業務活動費用和單位管理費用,計提“應付職工薪酬”,由于款項尚未支付,預算會計未進行賬務處理,財務會計記賬憑證如下:
借:業務活動費用單位管理費用
貸:應付職工薪酬
上述差異為時間性差異,財務會計計提的收入、業務活動費用和單位管理費用,在期末最終結轉到“累計盈余”科目,進而影響凈資產,而預算會計在后續應收賬款的收回、應付賬款和應付職工薪酬的支付時,進行會計處理,計入“資金結存”科目。
2.增值稅由于是價外稅,在財務會計中并計入收入和費用,由于資金的收支,將影響相關計入預算會計的資金結存,例如應收賬款和應付賬款中應收應付的款項,依據上文得知的應收賬款包括收入和銷項稅金,應付賬款則包括費用和進項稅金,但實際收支款項時,則與“應收賬款”、“應付賬款”的金額全額計入預算會計中的“資金結存”科目。
增值稅的影響是一種時間性差異,同時也是一種永久性差異,財務會計在計提應收應付時,僅影響“應交增值稅”科目,不影響收入、費用,也就不對凈資產產生影響。在款項收取或支付時,預算會計入賬,計入收入和支出,增加和減少“資金結存”。
3.固定資產以及無形資產的購置,財務會計是通過折舊和攤銷最終影響凈資產,購置固定資產時的入賬會計處理為:
因此預算會計是在購置時直接減少了“資金結存”,而財務會計是在通過后續的折舊和攤銷增加“業務活動費用”,而最終減少凈資產,因此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的購置和折舊攤銷是時間性差異。
4.部分財務會計科目核算的內容為不涉及部門預算管理的資金,也不納入決算報表編制范圍的非財政撥款收支,主要為暫收暫付款項,在進行款項收付時,預算會計不進行處理,而僅由財務會計進行處理,例如收取押金時財務會計憑證為:
借:銀行存款
貸:其他應付款
而向外支付押金時,財務會計憑證為:
借:其他應收款
貸:銀行存款
上述暫收暫付款項為永久性差異。
5.長期股權投資為上級單位無償調撥的資產,此部分資產由于無資金的收支,不屬于預算會計的核算范圍,預算會計不進行處理,財務會計記賬憑證為:
借:長期股權投資
貸:無償調撥凈資產
“無償調撥凈資產”科目在期末,全額轉入“累計盈余”科目中,此部分資產為永久性差異。
三、預算會計與財務會計的勾稽關系
實務中行政事業單位因一直以來都是施行的預算會計,因此財務人員更加關注資金情況,在預算會計中體現在“資金結存”項目,在財務會計中體現資產負債表的“貨幣資金”項目,同時財務會計中也更加關注凈資產項目。因此我們以下嘗試結合A單位的情況以財務會計的凈資產和貨幣資金兩方面為起點,通過調整相關由于核算時點不同而產生的時間性差異,以及調整因核算范圍不同而產生的永久性差異項目來找出與預算會計中資金結存的關系。
(一)A單位的2021年末情況
A單位在2021年期末存在大量的暫收暫付以及應收應付等情況,并且存在有無償調撥轉入的資產,賬面在2021年12月31日的期末余額如下:
(二)凈資產與資金結存的關系
結合上文分析A單位財務會計和預算會計差異表現,具體到會計報表項目及科目,我們列出相關等式如下:
等式一:
凈資產-計入損益的應收款項+計入損益的應付款項(含增值稅)+不涉及預算會計的暫付款項-不涉及預算會計的暫收款項-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原值+資產折舊和攤銷-無償調撥的資產=資金結存應存金額
由上式簡化得出,等式二:
凈資產-(應收款項-暫付款項)+(應付款項-暫收款項)-(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凈值-無償調撥的資產=資金結存應存金額
將上述A單位的數據代入上述等式二,進行驗算:
凈資產-(應收款項-暫付款項)+(應付款項-暫收款項)-(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凈值-無償調撥的資產=資金結存
凈資產(162+48)-應收款項扣除暫付款項(5+10-8)+應付款項扣除暫收款項(5+2+12+15-5)-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凈值(200-125+50-36)-無償調撥的資產120=資金結存應存金額23
賬面資金結存金額為23萬元,因此上述等式可驗證該單位預算會計的資金結存金額無誤。
(三)貨幣資金與資金結存的關系
行政事業單位貨幣資金一般與預算會計的資金結存聯系比較緊密,因納入部門預算管理的全部現金收支以及納入決算報表編制范圍的非財政撥款收支業務發生時,均需進行預算會計核算,因此財務會計的貨幣資金與預算會計的資金結存不存在時間性差異,兩者僅存在由于核算范圍不同而發生的永久性差異。結合上文分析A單位財務會計和預算會計差異表現,我們得出以下等式:
等式三:
貨幣資金+暫付款項-暫收款項=資金結存應存金額
結合上文以某單位的數據為例說明等式三:
銀行存款20+其他應收中的暫付款項8-其他應付中的暫收款項5=資金結存應存金額23
賬面資金結存金額為23萬元,因此該等式可驗證該單位預算會計的資金結存金額以及會計處理無誤。
推薦閱讀:
5645人閱讀
3915人閱讀
2541人閱讀
1977人閱讀
1662人閱讀
1555人閱讀
1413人閱讀
1392人閱讀
1207人閱讀
1146人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