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位置:首頁 > 知產百科 > 文章正文

            企業所得稅法(企業所得稅法第三條第三款)

            日期:2023-05-10 15:31:32      點擊: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企業所得稅法第三條第三款,以及企業所得稅法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

            第一章 總則第一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企業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組織(以下統稱企業)為企業所得稅的納稅人,依照本法的規定繳納企業所得稅。

            個人獨資企業、合伙企業不適用本法。第二條 臘搭企業分為居民企業和非居民企業。

            本法所稱居民企業,是指依法在中國境內成立,或者依照外國(地區)法律成立但實際管理機構在中國境內的企業。

            本法所稱非居民企業,是指依照外國(地區)法律成立且實際管理機構不在中國境內,但在中國境內設立機構、場所的,或者在中國境內未設立機構、場所,但有來源于中國境內所得的企業。第三條 居民企業應當就其來源于中國境內、境外的所得繳納企業所得稅。

            非居民企業在中國境內設立機構、場所的,應當就其所設機構、場所取得的來源于中國境內的所得,以及發生在中國境外但與其所設機構、場所有實際聯系的所得,繳納企業所得稅。

            非居民企業在中國境內未設立機構、場所的,或者雖設立機構、場所但取得的所得與其所設機構、場所沒有實際聯系的,應當就其來源于中國境內的所得繳納企業所得稅。第四條 企業所得稅的稅率為25%。

            非居民企業取得本法第三條第三款規定的所得,適用稅率為20%。第二章 應納稅所得額第五條 企業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不征稅收入、免稅收入、各項扣除以及允許彌補的以前年度虧損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第六條 企業以貨幣形式和非貨幣形式從各種來源取得的收入,為收入總額。包括:

            (一)銷售貨物收入;

            (二)提供勞務收入;

            (三)轉讓財產收入;

            (四)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

            (五)利息收入;

            (六)租金收入;

            (七)特許權使用費收入;

            (八)接受捐贈收入;

            (九)其他收入。第七條 收入總額中的下列收入為不征稅收入:

            (一)財政撥款;

            (二)依法收取并納入財政管理的行政事業性收費、政府性基金;

            (三)國務院規定的其他不征稅收入。第八條 企業實際發生的與取得收入有關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費用、稅金、損失和其他支出,準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第九條 企業發生的公益性捐贈支出,在年度利潤總額12%以內的部分,準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第十條 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下列支出不得扣除:

            (一)向投資者支付的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拿局攜益款項;

            (二)企業所得稅稅款;

            (三)稅收滯納金;

            (四)罰金、罰款和被沒收財物的損失;

            (五)本法第九條規定以外的捐贈支出;

            (六)贊助支出;

            (七)未經核定的準備金支出;

            (八)與取得收入無關的其他支出。第十一條 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企業按照規定計算的固定資產折舊,準予扣除。

            下列固定資產不得計算折舊扣除:

            (一)房屋、建筑物以外未投入使用的固定資產;

            (二)以經營租賃方式租入的固定資產;

            (三)以融資租賃方式租出的固定資產;

            (四)已足額提取折舊仍繼續使用的固定資產;

            (五)與經營活動無關的固定資產;

            (六)單獨估價作為固定資產入賬的土地;

            (七)其他不得計算折舊扣除的固定資產。第十二條 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企業按照規定計算的無形資產攤銷費用,準予扣除。

            消伏下列無形資產不得計算攤銷費用扣除:

            (一)自行開發的支出已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的無形資產;

            (二)自創商譽;

            (三)與經營活動無關的無形資產;

            (四)其他不得計算攤銷費用扣除的無形資產。第十三條 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企業發生的下列支出作為長期待攤費用,按照規定攤銷的,準予扣除:

            (一)已足額提取折舊的固定資產的改建支出;

            (二)租入固定資產的改建支出;

            (三)固定資產的大修理支出;

            (四)其他應當作為長期待攤費用的支出。第十四條 企業對外投資期間,投資資產的成本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不得扣除。第十五條 企業使用或者銷售存貨,按照規定計算的存貨成本,準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企業所得稅怎么征收

            企業所得稅爛謹企業所得稅法:企業所得稅一般按月(季)預繳企業所得稅法,年終匯算清繳。征收方式有兩種,即查賬征收和核定征收,兩種征收方式的稅率都是25%。

            1、查帳征收主要指財務制度健全,能準確計算收入、核算成本、費用和利潤,能按照規定申報繳納稅款。(1)企業所得稅,按照應納稅所得額,依照25%的稅率計算繳納。(2)即企業所得稅法:應交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3)其中:應納稅所得額=收入總額-不征稅收入-免稅收入-各項扣除-允許彌補以前年度虧損。

            2、核定征收方式包括定額征收和核定應稅所得率征收。(1)定額征收,是指稅務機關按照一定的標準、程序和辦法,直接核定納稅人年度應納企業所得稅額,由納稅人按規定進行申報繳納的辦法。(2)核定應稅所得率征收,是指稅務機關按照一定的標準、程序和方法,預先核定納稅人的應稅所得率,由納稅人根據納稅年度饑緩基內的收入總額或成本費用哪鋒等項目的實際發生額,按預先核定的應稅所得率計算繳納企業所得稅的辦法。實行核定應稅所得率征收辦法的,應納所得稅額的計算公式如下:(1)應納所得稅額 = 應納稅所得額 * 適用稅率企業所得稅法;(2)應納稅所得額 = 收入總額 * 應稅所得率;(3)應納稅所得額= 成本費用支出額/(1應稅所得率) * 應稅所得率。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2018修正)》第五十三條 企業所得稅按納稅年度計算。納稅年度自公歷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

            企業在一個納稅年度中間開業,或者終止經營活動,使該納稅年度的實際經營期不足十二個月的,應當以其實際經營期為一個納稅年度。

            企業依法清算時,應當以清算期間作為一個納稅年度。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2018修正)》第五十四條 企業所得稅分月或者分季預繳。

            企業應當自月份或者季度終企業所得稅法了之日起十五日內,向稅務機關報送預繳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預繳稅款。

            企業應當自年度終了之日起五個月內,向稅務機關報送年度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并匯算清繳,結清應繳應退稅款。

            企業在報送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時,應當按照規定附送財務會計報告和其他有關資料。

            企業所得稅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于2007年3月16日通過,現予公布,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18字)

            目錄

            第一章 總則

            第二章?應納稅所得額

            第三章 應納稅額

            第四章 稅收優惠

            第五章?源泉扣繳

            第六章 特別遲茄納稅調整

            第七章 征收管理

            第八章 附則

            第一章

            第一條 在中華人碼如察民共和國境內,企業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組織(以下統稱企業)為企業所得稅的納稅人,依照新企業所得稅法的規定繳納企業所得稅。

            個人獨資企業、合伙企業不適用新企業所得稅法。

            第二條 企業分為居民企業和非居民企業。

            新企業所得稅法所稱居民企業,是指依法在中國境內橡帶成立,或者依照外國(地區)法律成立但實際管理機構在中國境內的企業。

            新企業所得稅法所稱非居民企業,是指依照外國(地區)法律成立且實際管理機構不在中國境內,但在中國境內設立機構、場所的,或者在中國境內未設立機構、場所,但有來源于中國境內所得的企業。

            第三條 居民企業應當就其來源于中國境內、境外的所得繳納企業所得稅。

            非居民企業在中國境內設立機構、場所的,應當就其所設機構、場所取得的來源于中國境內的所得,以及發生在中國境外但與其所設機構、場所有實際聯系的所得,繳納企業所得稅。

            非居民企業在中國境內未設立機構、場所的,或者雖設立機構、場所但取得的所得與其所設機構、場所沒有實際聯系的,應當就其來源于中國境內的所得繳納企業所得稅。

            第四條 企業所得稅的稅率為25%。

            非居民企業取得新企業所得稅法第三條第三款規定的所得,適用稅率為20%。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

            第一章 總則第一條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以下簡稱企業所得稅法)的規定企業所得稅法,制定本條例。第二條 企業所得稅法第一條所稱個人獨資企業、合伙企業企業所得稅法,是指依照中國法律、行政法規成立的個人獨資企業、合伙企業。第三條 企業所得稅法第二條所稱依法在中國境內成立的企業,包括依照中國法律、行政法規在中國境內成立的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以及其他取得收入的組織。

            企業所得稅法第二條所稱依照外國(地區)法律成立的企業,包括依照外國(地區)法律成立的企業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組織。第四條 企業所得稅法第二條所稱實際管理機構,是指對企業的生產經營、人員、賬務、財產等實施實質性全面管理和控制的機構。第五條 企業所得稅法第二條第三款所稱機構、場所,是指在中國境內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機構、場所,包括企業所得稅法

            (一)管理機構、營業機構、辦事機構企業所得稅法

            (二)工廠、農場、開采自然資源的場所;

            (三)提供勞務的場所;

            (四)從事建筑、安裝、裝配、修理、勘探等工程作業的場所;

            (五)其他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機構、場所。

            非居民企業委托營業代理人在中國境內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包括委托單位或者個人經常代其簽訂合同,或者儲存、交付貨物等,該營業代理人視為非居民企業在中國境內設立的機構、場所。第六條 企業所得稅法第三條所稱所得,包括銷售貨物所得、提供勞務所得、轉讓財產所得、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所得、利息所得、返譽拿租金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接受捐贈所得和其他所得。第七條 企業所得稅法第三條所稱來源于中國境內、境外的所得,按照以下原則確定:

            (一)銷售貨物所得,按照交易活動發生地確定;

            (二)提供勞務所得,按照勞務發生地確定;

            (三)轉讓財產所得,不動產轉讓所得按照不動產所在地確定,動產轉讓所得按照轉讓動產的企業或者機構、場所所在地確定,權益性投資資產轉讓所得按照被投資企業所在地確定;

            (四)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所得,按照分配所得的企業所在地確定;

            (五)利息所得、租金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按照負擔、支付所得的企業或者機構、場所所在地確定,或者按照負擔、支付所得的個人的住所地確定;

            (六)其他所得,由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確定。第八條 企業所得稅法第三條所稱實際聯系漏搭,是指非居民企業在中國境內設立的機構、場所擁有據以取得所得的股權、債權,以及擁有、管理、控制據以取得所得的財產等。第二章 應納稅所得額第一節 一般規定第九條 企業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以權責發生制為原則,屬于當期的收入和費用,不論款項是否收付,均作為當期的收入和費用;不屬于當期的收入和費用,即使款項已經在當期收付,均不作為當期的收入和費用。本條例和國務院財政、稅虛稿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的除外。第十條 企業所得稅法第五條所稱虧損,是指企業依照企業所得稅法和本條例的規定將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不征稅收入、免稅收入和各項扣除后小于零的數額。第十一條 企業所得稅法第五十五條所稱清算所得,是指企業的全部資產可變現價值或者交易價格減除資產凈值、清算費用以及相關稅費等后的余額。

            投資方企業從被清算企業分得的剩余資產,其中相當于從被清算企業累計未分配利潤和累計盈余公積中應當分得的部分,應當確認為股息所得;剩余資產減除上述股息所得后的余額,超過或者低于投資成本的部分,應當確認為投資資產轉讓所得或者損失。第二節 收入第十二條 企業所得稅法第六條所稱企業取得收入的貨幣形式,包括現金、存款、應收賬款、應收票據、準備持有至到期的債券投資以及債務的豁免等。

            企業所得稅法第六條所稱企業取得收入的非貨幣形式,包括固定資產、生物資產、無形資產、股權投資、存貨、不準備持有至到期的債券投資、勞務以及有關權益等。第十三條 企業所得稅法第六條所稱企業以非貨幣形式取得的收入,應當按照公允價值確定收入額。

            前款所稱公允價值,是指按照市場價格確定的價值。第十四條 企業所得稅法第六條第(一)項所稱銷售貨物收入,是指企業銷售商品、產品、原材料、包裝物、低值易耗品以及其他存貨取得的收入。

            企業所得稅法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容,更多關于企業所得稅法第三條第三款、企業所得稅法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喔。

            推薦閱讀:

            本文來源:http://www.yingyonglm.com/baike/27271.html

            熱門商標推薦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三区熟女 | 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三区高清在线|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日产| 国产日韩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视频在线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播放精品一区二区啪视频| 福利一区二区在线| 亚洲免费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观看国产区亚洲一区成人|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2020天堂中文字幕一区在线观| 无码夜色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aⅴ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 国产探花在线精品一区二区| 久久久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一区二区和激情视频|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久久 |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专一区 | 国产一区中文字幕| 日韩三级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一区二区| 日韩免费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 亚洲一区无码中文字幕乱码| 无码人妻品一区二区三区精99|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日产乱码| 久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 亚洲福利视频一区二区| 亚洲视频在线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成人无码AV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亚洲一区| 亚洲国产日韩一区高清在线|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东京热 | 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精品| 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一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