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公積金是企業的一種社會福利,通常在大家參加工作后,單位會為其交納住房公積金,而公積金有單邊公積金和雙邊公積金兩種概念,很多人搞不清楚它們有什么區別,那么單邊公積金雙邊公積金存在什么區別呢?
公積金單邊和雙邊是什么意思?
雙邊公積金指的是公積金匯繳的總額,主要包括個人繳納和單位所繳納的所有金額,即是說“雙邊”是指個人要繳納,單位也要繳納。來自個人繳納和單位所繳納的公積金匯繳的總額,每月都會匯繳到公積金管理中心并存入個人賬戶。
那么,公積金單邊就是指,每月扣繳公積金時僅僅是用人單位扣繳,而員工本人不扣繳,或者僅員工個人繳存。
公積金單邊和雙邊的繳存標準?
公積金的繳存比例一般來說在5-12%,通常事業單位和國企基本上都按頂格的12%繳存,普通公司就根據自身經營情況而定,效益好福利好的公司繳存比例會較高,反之則低,企業的平均繳存比例大概在7-8%左右。當然,不排除現在仍有很多公司并沒有為員工購買公積金。
而公積金繳存數額的高低,除了與繳存比例有關之外,繳存基數也很重要。
在實際中,繳存基數有兩種形式,一種是按照每月的實發工資為基數。比如說1月工資8000,單位和個人公積金繳納比例都是12%,那么1月份繳納的公積金為8000×12%=960,那么單位或個人繳納的960元就是單邊公積金。如果是雙邊公積金就是:8000×12%*2=1920元。
如果到了2月份,工資變為9000,那么繳納2月份公積金時,基數就按9000元來算。
另外一種繳存基數是每月按固定的金額為基數,通常住房公積金繳存基數為職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資。
并且,各地的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會對當地公積金繳存基數有最低和最高限額規定,最低繳存基數一般為當地的最低工資標準,最高繳存基數一般為當地上一年度平均工資的3倍。
所以,如果企業員工的工資過低或者過高,那么就按照當地的最低或最高繳存基數來確定住房公積金繳存基數。
推薦閱讀:
5647人閱讀
3915人閱讀
2541人閱讀
1977人閱讀
1662人閱讀
1555人閱讀
1413人閱讀
1392人閱讀
1207人閱讀
1146人閱讀